如果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用AI搞出来的

作者:来源:36kr

2025-04-29 17:46:25

现实远比剧本精彩!

想象一下:如果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用AI辅助搞出来的,人类会说他作弊吗?

现实远比剧本精彩!

美国两个在校生开发了一个“AI作弊神器”,结果被哥伦比亚大学开除,亚马逊下场“追杀”。

但现在,他俩融了530万美元,成立AI初创公司Cluely,誓要把“AI作弊工具”推向全世界。

叛逆少年VS破防大厂,这届打工人你站谁?

故事还要从半年前说起。

去年秋天,Chungin Lee转入哥伦比亚大学,主修计算机科学。入学时,他就一心想着创业,很快,他找到了一拍即合的同学Neel Shanmugam。

但起初,他们搭档试了几个项目,全都失败了,直到有一天,他俩突然意识到一个重要的事情——产品再好,不会推广也白搭!

于是,他们彻底颠覆了传统创业模式——先做能火的东西,再考虑怎么做好!

10天时间,Lee和Shanmugam开发出一个名叫“Interview Coder”的AI工具,能帮面试者偷偷通过LeetCode考试的“神器”。它通过一个隐藏的浏览器窗口,实时分析LeetCode面试题目并生成解决方案,甚至可模拟人类编程时的思考路径。

提起LeetCode,程序员应该都不陌生。因为程序员想进大厂,比如谷歌、微软、亚马逊、Meta、TikTok这些,就必须在面试里现场写代码解题,LeetCode就是他们的“题库+模拟考场”。

Lee也一样,他用两年的时间进行练习,终于在全球 Leetcoder 竞技选手中排名进了前 2%。

和很多程序员一样,他觉得 Leetcode的面试问题“毫无用处”“衡量标准不好”“相关性差”“只是浪费大多数开发人员的时间”。

这也正是Lee和Shanmugam决定开发Interview Coder的原因。

之后,两人用此工具成功通过亚马逊、Meta、TikTok和Capital One的面试。

而且Lee还录制了整个亚马逊的招聘流程:他使用 InterviewCoder 从提交面试,到最终收到录用通知的每一步。

之后,把视频发网上,不出意外地火爆了。这段展示其全程使用AI通过亚马逊面试的视频在社交平台获得560万次播放时。

不过,他收到的不是投资人的橄榄枝,而是亚马逊高管发给哥大的一封信:“开除他,否则终止校企合作。”

最终,哥大以“破坏学术诚信”为由将其开除。

但故事还没完。

现在,Lee和Shanmugam的初创公司Cluely已经获得了530万美元的种子基金,这笔资金来自两家机构Abstract Ventures和Susa Ventures。

公司的官网,直接就大字显示出了产品定位——这是一个能在考试、会议、销售谈判中实时提供辅助的——作弊工具。

不过,Lee却表示:老实说,我不认为这是作弊。

“黑色幽默”:用人类训练AI取代人类

如果说Cluely是“用魔法打败魔法”,另一家叫Mechanize的公司则把黑色幽默玩到极致。

Mechanize创始人Tamay Besiroglu,前MIT科学家、AI安全专家,高调宣布:“我们要用AI实现所有工作自动化!”

有意思的是,Mechanize公司招聘“AI训练师”,要求“拆解人类工作流程以训练AI代理”。随即,这一矛盾行为引发质疑:“既然要取代人类为何还在招聘”,但Besiroglu给出的回答颇为黑色幽默:“我们需要人类员工来教会AI如何淘汰人类。”

这个“用人类淘汰人类”的黑色幽默,恰好暴露了AI时代的核心矛盾:当技术既能赋能个体,又能系统性取代群体,我们该如何定义进步?

虽然说后来Besiroglu在公开信中解释:“人类在创造性思维和复杂决策上仍具优势,我们的目标是释放人力去从事更高价值工作。”然而,这一愿景未能平息焦虑。

当“作弊”成为刚需:一个无法回避的未来

这两家公司的故事撕开了AI时代最敏感的伤口:

当技术开始重新定义“人类能力”的边界,我们究竟在恐惧什么?当所有知识都能实时获取时,“独立完成”的定义是否需要重构?当AI能实时给你“喂答案”,我们到底是在作弊,还是在进化?

回到最开始的问题,如果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用AI辅助搞出来的,他算是作弊吗?

大概率不会,也许我们会把AI命名为“阿尔法·因斯坦”。

技术革命永远在重复“恐慌-真香-习以为常”的循环。当AI让“作弊”变成基础操作,或许我们该思考的不是禁止,而是重新定义“人类价值”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大咖科技Tech Chic”,作者:因斯坦,编辑:李薇